高丽大学世宗校区(副校长:金荣)生命情报工程 学科生物纳米工程研究室(BiNeLa,指导教授李圭道(音))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植物叶片微细叶脉结构的新型血管仿生平台产品,并成功实现了对血管性淀粉样变性疾病病理机制的定量分析。
此次研究由生命情报工程学科研究生李泰河(音)(第一作者)、毕业生李康贤(音)(共同第一作者)、李圭道教授(音)(通讯作者)、延世大学朴仁秀教授(音)(共同通讯作者)共同开展。研究成果已于3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影响系数(Impact Factor)7.7,聚合物科学(Polymer Science)领域前6%)。
△(从左至右)高丽大学世宗校区李圭道(音)教授(通讯作者)、李泰河(音)研究生(第一作者)、李康贤(音)毕业生(共同第一作者)、延世大学朴仁秀(音)教授(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题目为《Perfusable Cellulose Channels from Decellularized Leaf Scaffolds for Modeling Vascular Amyloidosis》。
研究团队通过去除植物叶片中的细胞,仅保留叶脉结构,制作出“去细胞化纤维素支架”(DCLS, DeCellularized Leaf Scaffold)。这一结构克服了现有微流控芯片模型的缺点,并在类似真实毛细血管的开放式三维结构中,有效再现了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及清除过程。
此外,研究还利用比色纳米粒子和荧光探针进行流动特性分析,可视化并定量化淀粉样蛋白的局部沉积及水解过程。由此,该平台产品不仅在血管性淀粉样变性疾病的病理研究中显示出巨大潜力,还有望作为未来新药筛选平台使用。
△ 论文相关图示内容
研究生李泰河(音)表示:“该平台产品将植物的自然结构应用于人体毛细血管建模,具备高度生理相似性。” 他还补充道:“这一技术未来有望扩展为血管性疾病模型或仿生分析系统。”
本研究得到了由保健福祉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产业通商资源部共同推进的跨部门全周期医疗器械研发项目(KH140292)以及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信息通信企划评估院(IITP-2025-RS-2023-00258971)的支持。
高丽大学世宗校区宣传集资部
翻译:段菲